第(1/3)页 在江城,和陈阳在京城风头无限相比,陈阳的那两家古董店则显得平静许多,由他最为信赖的两位兄弟——秦浩峰和柱子照看着。这两人一个机灵一个憨厚,却都是陈阳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,彼此间的默契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合作关系。 午后,阳光透过古色古香的窗棂,在店内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那些雕花的木质窗格仿佛时光的筛子,将外面的繁华世界过滤成了温柔的光斑,一片片洒在古旧的地面上,就像是历史留下的脚印。 店里没什么客人,只有博古架上那些历经百年的老物件,在寂静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和历史的沉淀。每一件古物都像是沉睡的智者,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。 秦浩峰合上了最后一本账册,那本厚重的账册发出轻微的“啪”声,在安静的店铺里显得格外清脆。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,眼镜片上反射着午后的阳光,对旁边正拿着鸡毛掸子小心拂去瓷器上浮尘的柱子说道:“柱子,咱俩盘了几天了,发现个问题没?”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思考的味道,仿佛在琢磨着什么重要的事情。 柱子停下手中的动作,那根老式的鸡毛掸子在他手里就像是魔法棒一样,刚才还在认真地为那些珍贵的瓷器做着美容。 听到秦浩峰跟自己说话,他转过头,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:“啥问题,糖豆,我账做错了?”。 “账目没问题,”秦浩峰站起身,瘦小的身影的他,他环视着店内琳琅满目的陈列,目光在每一件古物上都停留了片刻,“是东西的问题。” “柱子,你看,无论是你这店里,还是我那店里,瓷器是大头,从宋瓷到清三代,种类品相都算齐全。”秦浩峰的手指在空中划着弧线,“其他的,木器、杂项也有不少精品。可这字画…是不是太少了点?”说到字画时,他的眉头微微皱起,显得有些忧虑。 柱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那双淳朴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。确实,墙上挂着的字画作品寥寥无几,且多是些装点门面的普通货色,就像是豪华宴席上摆着的塑料花,虽然也能看,但总觉得撑不起场面,缺少了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精神头。 “后面库房里倒是有几幅好的,”柱子挠挠头,那个习惯性的动作让他看起来更加憨厚可爱,“可阳哥不是交代过么,那些画,现在不让动,就让咱们好好收着,说是还没到出手的时候。” 秦浩峰点点头,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:“是啊,阳哥眼光长远,他留着肯定有他的道理。” 说到阳哥的时候,秦浩峰语气里满是敬佩和信任,“可这开门做生意,客人进来一看,咱这店里连幅像样的画都没有,总觉得缺了点什么,显得咱底蕴不足啊。” 他的话音里带着一丝无奈,就像是厨师明明有好食材却不能下锅一样的纠结。 听秦浩峰这么说完,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,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,愁绪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。 秦浩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轻微的声响,一下又一下,像是在思考,又像是在自言自语。 柱子则闷头闷脑地挠了挠后脑勺,憨厚的脸上写满了苦恼。 他们跟着陈阳摸爬滚打了这么久,眼力见识早已今非昔比,尤其在瓷器鉴定上,得了阳哥七八分真传,自信就算去鬼市溜一圈,也不会轻易打了眼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