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5章-《我在古代搞科研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隆成帝驾崩之后的第三年,  注定是个动荡的年份。

    这一年,在旧京登基的司马良弃城避走南召城,却在白龙山脚下被胡部左谷蠡王俘虏,  进而斩头示众,连带着一并被杀的还有随他一起逃跑的大小世家。

    先正明统帝麾下虞、解二族,  虽然在离开旧京之后选择固守祖地,  然而一族一家难以同来势汹汹的胡骑大军抗衡,两家力战而死,  族人殉难者过九成。

    之后没几日,  东边的光统帝派大将图元安率五万东山军进攻阊洲,  与守城胡骑大战三日夜,终于将冶铁重镇阊洲收复。

    只是收复回来的,是个破破烂烂的阊洲。盘踞在阊洲的胡人眼见守城无望,  凶性大发之下索性一把火烧了城池,将龙泉剑坊中的匠人全数砍死。

    图元安收复阊洲之后,马不停蹄又赶往衡寿城。大军才走了一半,  他就听到世家豪强联合进逼鼎丰城消息,连忙挥师东进驰援。

    从天亮到日落,  在鼎丰城的世家子弟全数被屠戮殆尽。各家家主倒是活得更久一些,  也不过过了一晚上,亲眼见证了族人一个个走向死亡,  最后在惨烈的折磨中咽下最后一口气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光统帝司马烨似乎犹不解气。

    他命人将各家族长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外,  尸体扔去乱葬岗不许人收捡,  着实激怒了各家族人。

    仙匀、壑阳、屏铄、阐宁,各地的豪强世族纷纷联合起来,有钱出钱有人出人,  竟然也纠集出一支不少的人马,气势汹汹杀去鼎丰城找光统帝讨说法。

    司马烨原本就是想发难,哪里还会怕这种威胁,索性把几家都宣为反贼,据鼎丰城开战。

    只是他虽然之前做了准备,却还是低估了世家在光统一朝满根错节的力量。东山军一系的军兵将士被他牢牢掌握,但支持朝中运作的文官却全部出身世家。他砍了一朝的脑袋,原本还算能够稳定运行的行政结构彻底崩塌,便只能倚仗自己亲手养出的武官维持。

    这件事,司马烨之前便有考虑。

    他胆敢向世家开刀,之前也算做了完全的准备,着意培养过一批亲随作为替代。

    可从出生就资源匮乏的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,出身寒门的武将到底比不得世家精心培养出的子弟,军需、补给、粮草调配,开始便是一团混乱。

    反倒是世家联军,自觉面临生死关头,各府都拿出了压箱底的精锐,钱粮物资更是不吝惜地往前线送,竟然也和东山军打了个势均力敌。

    要知道,东山军的将士都在战场历练过几个来回,经验丰富的老兵占了大多数。而光统朝世家联军可不比正明朝的虞解二族,除了石家之外,几乎没有真打过仗的。

    能被这样的兵打了平手,可见东山军后勤补给的混乱。

    几场小胜利也大大鼓舞了联军的士气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讨说法”的初衷逐渐变了味道,隐约有“暴君不仁,残害天下”的说法流出。开始只是偶尔发声,之后便越来越高涨,闹到最后,还真就成了造反,推翻暴政,替天行道。

    能这样讲出口的人,心态自然是发生了变化的。

    眼见司马烨现颓势,几个出力最多的世家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。

    司马烨一丝,西南那个寿平郡王也未必能坚持多久,司马家的时代就算是过去了,业朝的权力即将出现真空,接下来多半是各自为政,人人都有机会。

    偌大的中原土地,谁不想拼个出头天呢?你家有船我家有马,共同对抗暴政的时候自然是劲往一处使,可一旦暴政没了,我凭什么还要给你送资源做嫁衣呢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