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整整一上午,孔子和朱元璋都在电脑前玩红警,哪怕对玩法一知半解呢,也乐此不疲。 尤其是老朱,大呼小叫的,一会儿催孔子赶紧展爆兵,一会儿又让他快点建地堡防御,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,开心得像一对儿网瘾少年。 厨房里,周易将镇上捎来的大骨头炖到锅里,然后开始盘算给朱元璋的物资: 太阳能发电板、大容量电源、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望远镜、无人机、对讲机、激光射灯、夜视仪…… 这些其它世界已经稀松平常的装备,也得给老朱准备一些,尤其是现在整个河北、山西、陕西都在打仗,哪怕往前线送几只望远镜呢,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。 至于明朝的历史,周易打算先将1369年发生的事打印出来,比如三月份常遇春从元大都西进攻打山西大同一带,跟扩廓帖木儿展开了殊死搏斗。 这个时候,元惠帝趁机让丞相也速率夺取元大都,到通州时,常遇春刚刚战胜扩廓帖木儿,接着便马不停蹄的往回赶,给也速率来了一招漂亮的回首掏。 这次反击,不光将也速率追得丢盔弃甲,就连在躲在开平暗戳戳指挥的元惠帝也仓皇北逃,生怕常遇春给他来个爱的拥抱。 从大同反击到夺取开平,常遇春率军突袭两千多里,虽然战果很大,但人员折损比较多。 既然现在提前知道剧本,那最好还是重新布局,反正扩廓帖木儿已经是砧板上的肘子了,啥时候改刀都可以,倒是元惠帝,能提前抓到,就能省很多心。 回头可以让常遇春佯攻山西,实则让主力埋伏在居庸关外,等也速率来了,就直接迎头赶上,将这位北元丞相包进饺子里。 另外还可以直接绕行燕山另一侧,暗中偷袭开平,来个换家战术,用打空了的元大都吸引也速率,趁机拿下开平,把元惠帝绑到南京表演牵羊礼,洗刷掉靖康之变的耻辱。 历史上,大明战神常遇春就是拿下开平之后,在班师回朝时中了卸甲风,还没见到闺女跟太子朱标成亲就撒手人寰。 现在常遇春虽然不会死了,但这方面该注意还是要注意的,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嘛。 史书记载,常遇春“体貌奇伟,身高臂长,力大过人”,在追随朱元璋前,他曾经跟着土匪刘聚落草为寇,拦路打劫时,老常根本不用出手,光那个块头,就让不少人心甘情愿留下买路钱。 而朱元璋则是长得帅,在郭子兴军中当大头兵时,军中的士卒就称他为朱公子,后来能成为马秀英的夫婿,也是因为形象帅气,英武不凡。 至于徐达,属于明初没有短板的将领,允文允武,出将入相全都没问题,朱元璋也因此给徐达单独拟了个【武宁】的谥号,位在【忠武】之上,算是徐达专属的谥号。 比较反直觉的是,朱徐常三人,常遇春往往是青年形象出现,而徐达则是老成持重的忠厚长者,实际上徐达比常遇春还小两岁,而朱元璋又比常遇春大两岁……徐达才是三人组中年龄最小的那个。 周易打算回头把《水浒传》给老朱看看,让他重点读一读朱武、陈达、杨春三人的章节,应该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。 中午吃饭时,朱元璋谈起了减免赋税的想法: “北方大地生灵涂炭,如今好不容易回归,我打算免除淮河以北的所有赋税,让百姓们休养生息,趁着农闲,再疏通河渠,为灌溉做准备。” 穷人出身的皇帝就是这样,比较能共情底层百姓,但这样一来,就成了那些精英阶层的死敌……事实上,整个大明朝从立国到亡国,完全就是皇帝跟官僚阶层的斗争。 官僚阶层以江南为根基,关系盘根错节,朱标刚提出迁都洛阳,就不明不白的死了,而在这之前,他的原配太子妃以及嫡长子朱雄英已经相继身亡,江南吕氏之女在群臣的推举下,成了太子妃,并生下了朱允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