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要知道,陈延森的发家地在虚城! 可他在骂了十几分钟后,除了长长一叹,也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。 “老板,我明天飞汉城。”梁劲松凑到陈延森面前,小声说道。 陈延森秒懂,梁劲松这是想把他当年从湾积电带去三星的团队,再带到星源科技。 他心里明白,对方此举,才是正式加盟星源科技的讯号。 否则,单靠梁劲松一个人,项目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投产。 真正的技术大佬,哪个没有自己的班底。 “注意安全,我给你安排几名随行助理吧?”陈延森提议道。 说是助理,实则是安保人员。 “好的,谢谢老板。”梁劲松立马会意,笑着答应道。 这一次金陵、绿城等地落选,却把庐州给恨上了。 沪城的心态最为平稳,反正它有华芯国际,并且利用大基金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资金补助,扶持华芯国际更具现实意义。 “不管是格罗方德还是联华电子,尽快把设备问题搞定,我打算先从紫晶手里购买一座芯片生产基地,庐州的芯片厂建造,将与设备调试、工艺流程优化同步进行。” 陈延森不紧不慢地说道。 为了节约时间,加快推进速度,多花一笔钱也是值得的。 要不然,等庐州完成芯片工厂的建造流程,接着再进驻调试设备,没个两三年都搞不定。 “据我所知,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都有淘汰NXT 1950i DUV光刻机的想法,到时候我会根据设备的状态和报价综合考虑。” 梁劲松点了点头道。 对于陈延森的决定,他早就知道了,毕竟这是两人共同商议的结果。 不这么做,可没法在15个月之内实现28纳米工艺制程的芯片量产目标。 启动会结束,各大传媒和门户网站的记者们,在拿到陈延森的车马费后,开始了吹捧炒作。 “星源半导体签约落户庐州,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、两年内完成建设!” “90后全球首富的芯片布局:300亿仅仅是前期投入!” “陈延森承诺,在未来五年内,星源科技总投资不低于1000亿!” “芯片奇才梁劲松加盟,担任星源科技CEO!” “湾积电、山星相争,星源科技因此得利!” 新浪、网易、搜狐在首页挂上了专题报道。 企鹅给了QQ新闻弹窗资源。 华科协会第一时间转载了星源科技官微的首条博文,并附上文案:“恭喜星源,希望华国民营半导体行业续写辉煌篇章。” 国民日报、央视、燕京晚报等权威媒体机构纷纷转发,并一一送上祝福。 一时间,流量是有了,但星源科技也被架上了火炉。 “一家晶圆代工厂而已,与华芯国际无异!” “楼上的哥们,你先去了解一下梁劲松的履历再发言!我敢笃定,只要资金和设备到位,以梁大神的能力,两年就能让28纳米的工艺制程实现量产!” “才28纳米,能搞定14纳米才算厉害!” “森联资本进军芯片制造行业也是好事,我都怕高通哪天不讲武德,逼着湾积电给天工科技断供!” “楼上的真是乌鸦嘴!高通发函了,准备起诉天工科技侵权!” 评论区的网友七嘴八舌地议论着,突然有人甩了一条链接出来。 高通起诉天工科技? 很多人立马就信了,点进去才发现是拼呗的砍价链接。 “狗日的,连你爹都骗是吧?” “兄弟们,千万不要点!” “王八蛋,有本事把私信打开,看我骂不骂你就完了!” 被骗的网友气得破口大骂。 与此同时。 陈延森将星源科技工厂所需的车间洁净度、设备配置、环境控制等建造要求,悉数交给了高繁和陶静文。 前期由橙子建设发展公司的相关人员负责跟进,并监督各个流程的细节,以及是否标准。 中后期将和梁劲松的团队成员一同验收,并参与设备安装、调试等工作。 因为芯片制造对灰尘和微粒极其敏感,所以对车间的洁净度要求非常严苛。 比如光刻区的最高要求,悬浮粒子浓度需达到ISO 1级,即每立方米的空气中,粒径大于0.1微米的粉尘,要小于10个。 第(2/3)页